搜索 Search
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公司新闻

格力发展故事

2013/12/3 15:11:33      点击:
格力的家用空调销量连续第18年在全国位列第一,并且连续8年蝉联世界冠军的宝座。2012年,格力电器年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净利润超过70亿元,家用空调销量占据全球空调销量的半壁江山。

    即便是在国际市场上,格力也表现出了中国企业难得的强势。官方资料显示,格力的自主品牌已经进入了美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菲律宾、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用户超过2.5亿人。

    不过,如果把目光拉回20年多前的1992年,这些波澜壮阔的格力故事还处于沉潜的萌芽状态。那一年,格力刚刚被厂长朱江洪从破产边缘拉回来。他在狠抓质量之余,也从英文单词“Glee”(快乐)中,为格力找到了这个日后享誉世界的品牌。

    那一年,董明珠已经从北京南下安徽,并且在这里初露锋芒,创造了1600万元的销售业绩。她即将被调往“市场没有一丝裂缝”的南京,并且在那里继续大展拳脚,创造“营销女神”的神话。

    那一年,对于中国的普通民众而言,空调还是件奢侈品,连电风扇进入普通家庭也只是几年前的事而已。但改革开放10年的巨大成就已经让许多嗅觉灵敏的商人相信,中国经济继续腾飞将带来巨大的市场,那将是每个人梦寐以求的天赐良机。

    事实上,那一年最重要的新闻发生在初春时节。邓小平在距离珠海100公里的深圳发表南方谈话,让踯躅不前的中国再次大步走上了改革的道路。这场谈话改变了整个中国的命运,也影响了一大批日后在中国企业界举足轻重的人。他们争先恐后地跳入商业的海洋,希望激起了一朵属于自己的、微小但喜悦的浪花。

  觉醒:1995

   1995年,邓春辉从湖南老家的一家研究院辞职,南下珠海进入格力,成了质量控制部的一名普通员工。在那里他惊奇地发现,当时只有2000多名员工的格力,质量控制部的员工就有六七百人。

    他当时并不知道,这样的公司架构经历过怎样痛定思痛的决策。南方谈话过去3年后,日渐活跃的市场经济带动了各个行业的发展,原本奢侈的空调也逐渐成了家庭必备的电器,空调行业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春天。

    但春天里依然带着寒冬的气息。长时间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物品短缺”的卖方市场始终是中国市场的主流。如同上世纪80年代人们加价哄抢电视机、冰箱、洗衣机一样,90年代中期的消费者们苦恼于“买不到”空调。商场里的空调加价出售依然供不应求,一些采购员干脆成麻袋地提着现金跑来工厂,直接在流水线上“抢”。

    在这样利润从天而降的环境里,注重质量几乎成了多余的事情。如今以高质量、噪音小著称的格力,当时曾经几次被投诉“噪音太大”。有人夸张地比喻说,晚上开着空调,就像头上有一架“不断盘旋的飞机”。

    甚至,当格力空调第一次进入意大利市场的时候,消费者第一次装好开机,就听到了刺耳的摩擦声。正巧在当地考察的格力电器总经理朱江洪和售后人员一起前往查看原因,拆开机箱后,他们尴尬地发现,主机的风扇叶上,正绞着一块不知从哪里脱落的海绵。

    “你们的空调出厂前没有运行测试吗?”意大利客户带着不可思议的表情问。

    面红耳赤的朱江洪最后同意,所有空调全部退货,并且赔偿两倍货款的损失。回国后,他立刻加大对质量控制部的投入,提高产品质量。

    同时,格力还建立了一间“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原材料筛选厂,对进厂的每一个零部件进行性能测试、严格筛选。

    以如今的眼光回看当年,这是格力向现代企业迈出的第一步,也是每一家试图走上正轨的中国企业都曾经过的路途。海尔集团的张瑞敏曾经把76台残次品冰箱砸成废铁,万向集团的鲁冠球也曾经把43万元的不合格产品卖给了废品公司。这些在商品短缺时代发迹的中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家,其所有蜕变,几乎都始自质量意识的觉醒。

    也正是在这个企业“觉醒”的时刻,邓春辉进入了格力的质量控制部。之后的几年里,他对每一个批次的产品进行抽样检查。有一次,因为一个批次零件的不合格,他一口气报废了近千台已经组装完成的空调。